年报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?
如何规避易错点?
应看清金额后的具体单位,注意别将万元当元填写;
报送年报要先进行联络员备案。
联络员备案是要填写企业注册号(统一社会信用代码)、企业名称、法定代表人(负责人)姓名和身份证号码。
党员人数、财务数据等等,都按实际填写,没有的填“无”或“0”。
现在报送的是2019年度的年报,要查看之前是否有年报漏报。因为,如果往年未填报,须先补报,再报送2019年度的年报。
从2016年度年报开始,增加了社保和统计事项。补报2015年度及之前年度年报的,不增加社保和统计事项。
从2018年度年报开始,海关管理企业年报时间统一为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。
未按规定报送海关年报事项的企业,海关将其列入信用信息异常企业名录并向社会公示;补报年报后,海关将其移出信用信息异常企业名录。非海关管理的企业年报内容、报送时间不变。
如果发现年报公示信息有误的,应在6月30日24:00前及时更正,更正前后的内容同时公示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个体工商户以书面形式申报的,其年度报告内容不再修改。
在填报完年报信息后,一定要选择“保存并公示”。部分企业在申报企业年报时已按要求填报了相关信息,但未选择“保存并公示”,导致该企业年报状态是未申报年报,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用。
企业联系地址填写不准确,填写的联系地址无法联系。
企业联系电话填写不正确,抽查过程中无法联系。
企业公示股东出资信息未按照章程填写,出现股东遗漏或者股东之间股权比例错误。
对认缴制认识不到位,出资时间未按章程约定的时间填写,有的将成立日期误认为是认缴日期。
对认缴制认识不到位,没有正确区分认缴金额与实缴金额,认缴制企业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,错将实缴金额填写为认缴金额。
未依据公司章程中出资方式的规定填写,出资方式与实际不符。
企业发生股权转让,填写人员未向公司股东、法定代表人了解情况,未查询公司相关记录,在股东出资一栏中随意填写,且在“是否发生股权转让”一栏中未公示股权转让或者公示的转让比例错误。
企业有对外投资,填写人员未向公司股东、法定代表人了解情况,未查询企业长期投资明细或者公司决议、所投资企业股东名册,随意填写,导致对外投资未公示或者公示错误。
填写人员不细心,公示的会计报表数据与年度会计报表信息不一致,有的填写人员甚至随意填写几个没有任何依据的数字进行公示。
填写人员不仔细,误将12月当月数据公示为全年数据。
填写人员不仔细,没有看清楚金额的单位,误将万元当元填写。
填写人员填写多户企业时不仔细,将企业报表搞混,导致填写财务数据错误。
新设立认缴制企业、个人独资企业、合伙企业未开展经营也未建账,财务数据未如实申报,有的将未到账的出资作为所有者权益填报,有的甚至胡乱填报数据。
企业未及时缴足或者挪用实收资本,未按照规定主动改正。
企业公示中依据虚假编制或者明显错误的财务报表,导致企业公示财务数据错误。
填写人员未向公司股东、法定代表人了解是否有对外担保,随意填写,导致对外担保未填写或者公示错误。
-
相关文章
25-02-28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
25-02-24业务操作指引之清税申报(税
25-02-19关于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
25-02-1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
25-01-1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
25-01-03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中国证监
(来源:国家税务总局)...
暴雨、洪水、台风等自然灾害,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。根据相关规定...
商标条形码申请到哪申请,是怎么申请的? 一、注册商标条码到所在地的编码分支...
为深入贯彻全国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精...